今年以来全国最大股票配资杠杆,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运用“浦江经验”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融入金融管理服务各项工作,通过下基层、摸实情、出实招、解民忧,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好“心头事”

征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总要求,围绕推动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回应社会关心关注的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征信助企融资、征信助力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等方面诉求,采取精准有效措施,有力推动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一是稳步推进山西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和应用。通过多部门协同、政策支持、技术升级、创新应用等措施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和功能升级应用。截至2023年6月末,“信通三晋”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已归集共享农业农村、财政、公安、税务、电力等72个部门和单位的各类涉企信用信息8.35亿条。指导省级地方征信平台运营机构开发上线的移动端“晋融一扫通”提供7×24小时“不打烊”金融服务;指导平台运营机构构建包括征信产品、场景化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在内的产品体系,开发上线了“企业征信报告”“晋企优荐”“晋信分”等多种特色征信产品。同时,与多家金融机构联合开发了“中银征信贷”“税务贷”“专业镇特色贷”等信贷产品。“晋融一扫通”上线两个多月,实现入驻金融机构184家,上架金融产品841款,入驻市场主体达10.6万余户,帮助银行和企业实现融资对接双赢。截至2023年6月末,“信通三晋”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已为177家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报告查询1.3万次,累计促成5605户企业获得授信2603.40亿元、贷款1502.94亿元,有效发挥了征信助企促融的大数据赋能作用。二是有效盘活小微企业动产。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缺少合格抵押品的问题,充分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公示担保信息、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盘活应收账款等方面的功能,指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活体牛抵押贷、收费权(景点收费权、用水收费权、医保结算权等)质押贷、特许经营权质押贷等产品,进一步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2023年上半年,山西全省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登记30354笔;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融资377笔,金额218.36亿元。三是发展“碳征信”支持能源企业转型发展。指导“信通三晋”省级地方征信平台运营机构采集企业“碳账户”信息,推出企业碳信用报告,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数据支撑。6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长治分行依托“信通三晋”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出具的第一份企业碳信用报告,为长治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企业——山西京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余万元信用贷款,开启了山西“碳征信”体系建设和落地应用的首单。
钻入“矛盾窝”
解决百姓烦心事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聚焦群众反映的“烦心事”“闹心事”,深入金融机构、社区群众、征信机构开展走访调研,找准问题的根源和切入点,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出了一系列破解难题的思路办法和政策措施。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解民忧”。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组织调研小组赴大同、忻州、临汾、运城等多地深入企业和群众调研,了解掌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智慧农业发展的情况。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部分智慧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偏高的问题,分管行领导现场办公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通过合同置换确保资金续贷时,严格执行不高于5.5%的优惠利率,直接为运城市新绛县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年节省17.1万元利息支出,为临猗县御品一园合作社一年节省5.58万元利息支出。同时,针对调研发现的普遍问题推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将支持各地与金融机构共建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与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实现共享列为重点措施。二是持续完善打击“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铲单”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市场主体排查整治,与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共同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将“企业信用征信”“企业信用征信评估”“企业征信”“企业征信服务”“征信”五类词汇内容纳入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一级禁用词,实现了征信市场治理关口前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坚决打击“征信修复”“征信铲单”“征信洗白”、借征信名义虚假宣传、诈骗等扰乱征信市场秩序、侵害百姓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提升征信异议、投诉、信访处理水平,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征信合法权益。妥善做好征信异议和维权工作,2023年上半年,全省人民银行累计受理并办结个人征信异议372笔,企业征信异议81笔;全省共办结征信维权案件26件;及时回复群众热线咨询上百次,全部100%好评。
扎进“群众堆”
开展征信便企利民服务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扎实践行“征信为民”宗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征信宣传活动,让征信便民服务触角直达群众身边,让征信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一是拓宽征信查询“便民道”。积极构建高效运行的征信查询供给和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金融机构自助查询代理网点布设和自助查询机一体化升级工作。截至2023年6月末,全省共设金融机构代理查询网点183个,升级布放95个自助查询机一体机,可实现全省至县一级都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的信用报告查询。同时全国最大股票配资杠杆,建设银行智慧柜员机上线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功能。同步在微信小程序、腾讯地图、百度地图实现征信查询网点实时查询和导航功能,方便群众快速定位查询网点。线上渠道方面,通过金融机构APP、网上银行、云闪付APP均可查询信用报告,真正实现了征信查询的“家门口查询”和“指尖查询”,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3年上半年,全省人民银行和代理查询点累计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80.5万人次、企业信用报告查询服务2.88万次。二是持续优化提升征信窗口服务水平。以持续深化征信查询窗口服务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征信服务软环境建设,以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为基础、狠抓窗口服务质量为重点,开展全省征信查询窗口礼仪培训,服务窗口始终保持“零差评”的服务质效。三是提升征信宣传质效。以《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深入社区、高校、企业、农村、政府机关开展形式多样的征信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纸媒、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宣传平台,开展“线下宣传+线上直播”相结合的“为民讲征信”宣传活动,有效提升群众金融素养。